导语
2025乙巳蛇年,“十四五”收官之年,申遗成功后的首个“非遗”春节。在刚刚结束的8天“加长版”假期中,全国国内出游5.01亿人次,同比增长5.9%;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.02亿元,同比增长7.0%。全国出游人次和总花费再创新高。
回溯2024年的旅游业可谓热闹,“IP文旅”“研学”“智慧旅游”“非遗旅游”频繁出圈。一路繁花之后,2025年的中国旅游究竟剑指何方?
01、2025年依旧“旺丁不旺财” 但旅游需求和愿望继续增长
“2025年总体说旅游需求仍然是旺丁不旺财,发财是局部的。”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、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认为,基于“消费疲软的改观还在努力之中”,消费的提振不可能像股市骤起骤落;其次,社会整体心态走向,开始笃定、稳定。承认经济有困难,但是信念更坚定,信心并没有崩盘。所以,虽然困难,旅游需求和愿望继续增长。
“旺丁不旺财”并非全负面,在当下有明显的积极意义:一是文旅产业在经济转型期,起到很好的社会情绪抚慰作用,让民众关注自身精神层面的建设;二是表明旅游业市场活跃度很高,是扎扎实实的刚需,是升级发展阶段人们生活质量、生命质量的标配。总书记新年贺词中说道:“今年,我到地方考察,看到大家生活多姿多彩”,不是说“看到大家吃得饱穿得暖”。让人民生活多姿多彩,这就是“民生产业”阶段特点,这是转型中的新文旅的终极价值。总书记说, “家事国事天下事,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” 。
2024年,国家定位旅游产业“民生产业”,新时期的C位担当,总而言之,需求决定地位,民生产业,大基础,硬需求,趋势稳定,前途可观!
02、跟着“非遗”去旅行 文化引爆,目的地出圈
当春节遇上非遗,“年味”经济成为春节旅游市场的新增长极。
今年亮相春晚的四个城市分会场,变身“央视版旅游攻略”。在今年“古建巡礼热”的带动下,大足石刻超过洪崖洞、磁器口等热门打卡地,成为重庆热门景区;在春晚武汉分会场表演中惊艳亮相的黄鹤楼吸引游客纷至沓来,湖北省博物馆的“曾侯乙编钟音乐会”更是一票难求;春晚无锡分会场将惠山古镇带入更多人视野,小桥流水的古镇风情与现代灯光装置互相映照,吸引众多游客前来。
焰火灯彩等“夜经济”点亮春节夜空。美团旅行数据显示,春节假期,国内夜间消费热力值Top5的城市分别是北京、上海、重庆、成都、西安。麒麟舞动、灯火璀璨的粤港澳大湾区灯会、自贡灯会等人流如织,成游客青睐的年味目的地;英歌舞、海陵狮舞等民俗体验带火春节文旅消费。据美团旅行数据,春节假期,潮州文旅消费增速环比节前1周增长112%,揭阳文旅消费增长102%,阳江文旅消费增长108%。
从贵州村超、天水麻辣烫、泉州簪花,再到《黑神话:悟空》带火隰县小西天,“目的地能否出圈?”不再是那些大项目引进或“超级新产品竣工”,而是:文化引爆。非遗的回潮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觉醒,中国人的美在觉醒,文化在觉醒,新的文化现象都是提升了的新需求的表达。作为需求供给端,我们要有能力认识它,抓住它,成全它,放大它,生态它,才有可能用文化引爆旅游。
03、硬核科技赋能玩法创新 新技术新文旅正加速转化
2025年的第一波科技震撼来自中国的“学霸级AI”——DeepSeek,一度被许多国外网友称为“神秘的东方力量”,紧接着就是宇树科技机器人央视春晚扭秧歌出圈,至此,“杭州六小龙”的神秘面纱浮出水面。
文化是软实力,科技是硬支撑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、新的手段,激发创意灵感、丰富文化内涵、表达思想情感,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、更有潜力的新境界。”科技是激活中华文化活力的重要力量,在5G、VR等技术加持下,不断创新创造文化表现形式,使书卷和枯燥说教的文化展示真正走向市场,让中华文化“活起来” “动起来”。
新时期新文旅,科技运用不是单一赛道,是科技的爆发,全面的运用,人工智能、机器人运用和低空经济,都可以直接参与旅游模式的再造。2024最炫酷的科技旅游产品当属AR、VR、MR等数字显示技术对旅游场景的渲染和对文物展示展陈的活化。
春节期间,永麒科技集团在三亚、宁波、嵊州、邢台、淮北等全国多地打造的数字文旅夜经济项目中,充分运用AI、AR等数字技术,融合粒子特效、3D动画等现代光影技术,每晚炫酷上演,多区域联动播放,以一幅幅光影画卷彰显盛世中华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,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国家党央媒的广泛赞誉。
结语
展望2025,是寻找答案的一年。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、绿色产业、民生产业、幸福产业,关乎国计民生,关乎幸福指数。面对“内卷”加剧、消费者需求升级的局面,从业者既需要提气和鼓劲,更需要求是与务实,努力争取一个五谷丰登的旅游好年景。
非商用版本 浙ICP备14033430号